土石流的定義:
所謂的土石流,是指泥、砂石、礫石及巨石等和水混合後,受到重力作用的影響,沿著斜坡或河道、溝渠等路徑,由高處流到低處的自然現象。外型與混凝土砂漿極為相似,故又稱「天然混凝土」。常伴隨崩塌或地滑沖蝕形態同時或延遲出現。
土石流的特性:
土石流具有突發性、流動快、衝擊力強及破壞性大等特性。常見的土石流危害方式有:淤埋、沖刷、撞擊、磨蝕、堵塞(形成堰塞湖主因)、漫流改道、彎道超高、擠壓主河道等災害。土石流是一種自然現象,雖然不能完全阻止土石流的發生,但是可以透過加強水土保持及環境保育的調查與作為,減少其發生之機率,也可以透過雨量預報的土石流警戒,做好充分的減災、避災準備與行動。